X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BIM如何协同设计?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幕墙协同设计

发布:中文网小编4号 浏览:1051人 分享
发布于:2022-04-21

传统意义上的协同设计是指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一种设计沟通交流手段,以及组织设计管理流程的形式。项目各设计主体间通过数据共享,网络沟通以及开通视频会议等方式来使得各成员间跨区域,跨部门来协同完成设计成果。建立项目网络共享数据库及设计标准,可保证项目组成员基于统一基础条件进行工作,保证了及时性及唯一性,实现设计的流程管理。

摄图网_501564922_wx_写字楼玻璃外墙(非企业商用).jpg

BIM技术与协同设计的结合形成了密不可分的整体,而且BIM技术最为核心的功能便是协同设计。首先BIM技术以3D模型为载体,通过模型来完成各设计阶段,重要的是基于模型同一构件的调整仅需输入一次,其他各相关联元素数据可及时变更,实现真正意义的协同设计,而不仅仅只是设计工作上的交流和管理方式,它会将BIM技术高效融合,成为一种设计工具,借助于BIM技术的新兴优势,协同的范畴局部扩大,使其服务于设计工作,从而大大提高综合效率。

建筑幕墙的协同设计主要包括幕墙BIM设计与其他专业如建筑设计、结构设计之间的外部协同以及BIM设计师与幕墙设计师之间内部协同。外部协同设计是基于各专业间的协同,传统设计多为线性协同设计,即按项目设计的时间流程从建筑专业、结构专业、暖通专业完成后再进行幕墙深化、室内装修等专业分项设计,导致设计周期长,所有设计图纸采用二维设计图表达,各专业间对结构复杂,管线密集地方易出现冲突,且不易发现,调整则会造成工作量大大增加,图纸质量无法保证。而采用BIM技术的协同设计,是基于建筑专业的基础模型可实现各专业基于统一信息和数据平台进行数据共享,如幕墙BIM工程师协同完成外立面表皮轮廓的确定及面板分格的划分提交建筑师确认,实现建筑效果的同时应能确保板块的可加工性及控制成本;结构设计师可利用建筑模型进行结构配合,以达到相互之间交流更方便快捷,而且若某专业需调整更新,可使相关专业自动调整,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错误。幕墙设计的内部协同是指BIM工程师与幕墙设计师的工作协同,对于异形复杂幕墙的构造设计必须利用三维模型来提供设计依据,而建筑幕墙BIM三维模型的构建同样需要幕墙设计师的专业知识来指导,两者应形成紧密有效的联系与良好的沟通才能更高效地完成设计任务。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chinarevit.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