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返回顶部
当前位置: 首页>

毕加索开创“BIM+”应用新发展新篇章

发布:中文网小编2号 浏览:1490人 分享
发布于:2019-07-11

着BIM技术应用的快速向前发展,越来越多的业主都希望在项目结束之后能将BIM模型用于建筑的日常运营管理,把投入不菲的BIM技术应用不仅用于指导建筑的设计施工,更能将建筑的视频监控管理、能耗管理、资产管理、设备运行管理、人员位置管理等加载在BIM模型上,将BIM与大数据、互联网相结合,形成一个高效便利的“BIM+”可视化三维物联管理平台。
7月7日,北京毕加索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北京新疆大厦召开了“2017毕加索·让BIM更智能——BIM+系列产品发布会”,有来自中建集团、中交集团、中铁建集团、北京建工、北京城建、清华大学、清华同方、中国尊项目部、首都新机场项目部、万科、碧桂园、金隅集团等180余家单位的27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在这个“BIM+”技术的饕餮盛宴中,毕加索公司集中展示了他们五年来在BIM+领域默默耕耘的成果,获得了参会者的一致好评和肯定。
毕加索公司为中关村高新科技企业,专注于我国BIM领域底层技术研发与智慧运管大数据平台开发建设工作;毕加索公司董事长陈滨先生在演讲中提到,毕加索公司集中推出了BIM轻量互联网化引擎、BIM设计施工协同云平台、BIM+GIS三维图形引擎、BIM+北斗/GPS、BIM+VR/AR、BIM+视频系统、BIM+室内定位、BIM+FM等多项持续创新科技成果;并展示了“基于BIM的智慧运管大数据平台专业解决方案”;毕加索公司立志成为我国拥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的BIM领域高新科技企业,并跨界融合推动BIM技术和建设科技、智能技术的深度融合,服务于我国建筑产业现代化、智慧城市建设和一带一路大发展。
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大学双创学院孙常波主任在会议发言中表示,BIM技术的出现将带动一大批建设科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领域的创业创新企业的发展,BIM将改变的不仅仅是我们传统的设计建造方式,BIM与生俱来的可视性、大数据、物联性决定了它的集成化应用将是人工智能时代智慧城市的底层技术。双创学院作为整合中国科学院及国科大内外的智力、科技成果、创新创业项目、教育培训及金融投资等优质资源,探索以市场需求为主导的“政产学研”联合的新型创新创业教育机制;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优秀人才;建立跨学科的协同创新与孵化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平台和窗口,将在近期与毕加索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建筑大数据、绿色科技地产及智慧城市领域,以及BIM技术为核心的科技成果研究、转化、项目示范和人才教育培养等方面全面合作;共同孕育并培养我国BIM领域拥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及研发能力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
会议上,李美华代表住建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信息处向参会代表展示介绍了“住房和城乡建设产品BIM大型数据库”,该库具有权威性强、专业全、模型多、速度快、功能强等优点,并附带有建材产品真实属性和数据,是服务于设计施工人员的优良BIM大数据平台。
毕加索公司总工卢石碧先生介绍了BIMSOP协同平台。BIMSOP协同平台基于毕加索公司自行研发的BIM轻量化引擎,结合WebGL技术,为从业主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到运维单位的BIM全职能团队在整个BIM生命周期过程中产生的文档和模型提供了统一的管理平台,并可实现三维模型的在线查看、版本比较、标注、测量、剖切和分享。
卢石碧提到,建筑建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工程,往往需要几十甚至上百个团队一起合作才能完成,这些团队包括设计、结构、机电、施工、幕墙、装修、消防、灯光、绿建、艺术等等,而建筑行业的信息化一直处于落后于其他行业的阶段,这就让这个复杂的工程更加难于管理和沟通。BIMSOP协同平台就是着力解决沟通、管理与共享的问题。将传统的点对点多方沟通,变成各方通过一个平台统一沟通。
BIMSOP协同平台通过将BIM模型进行轻量互联网化(格式转换),将BIM的数据进行无损压缩分割分布式云存储,让其通过流式的传输和加载,实现在浏览器端(利用WEBGL)就能查看建筑三维模型的功能,而无需安装任何插件或者软件。
卢石碧提到,轻量互联网化要做到无损格式转换,不仅要将几何与属性等信息的导出,更重要的是将BIM中的关联关系导出,因为关联是BIM区别于其他三维软件最重要的特性之一。他举了一些例子,如材质信息,空间或房间信息以及其边界、出入口、包含的设备之间的关系,还有专业系统,如排风系统、管道系统的逻辑关联信息等等,这些信息对于BIM的分析、建筑后期的BIM运维、室内路径规划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该平台提供了各种文档的上传下载与历史版本管理,BIM模型的云端格式转换与网页端三维展示,BIM模型的历史版本对比以及审阅批注,还有文档搜索,施工进度管理等等功能。工作组版本可以控制模型的访问权限,还提供了使用密码和时间期限来分享模型,提供了使用iframe嵌入到博客或社交媒体的分享方式。
卢石碧着重指出,BIMSOP协同平台是一个真正的平台,毕加索公司的后续产品也和协同平台集成,并提供应用程序扩展接口(API)供第三方集成使用。
卢石碧提到,应部分用户对于云产品安全性的顾虑,BIMSOP协同平台还支持私有部署,可以部署到企业内网,彻底打消了BIM企业、尤其是大型国有BIM企业对于数据安全性的顾虑,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
近年来VR技术发展如火如荼,不论是硬件、软件还是内容,都得到了很大发展,但同时长时间佩戴VR给人带来的眩晕感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头盔所传递的视觉信息与人的身体的位移信息不一致导致的冲突,引发人体的应激反应,从而产生眩晕感。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需要VR空间定位技术。当前的VR空间定位技术已有多种解决方案,比如超宽带(UWB)技术、基于激光的Lighthouse技术、也有如OptiTrack的摄像头定位技术,这些定位技术或不能进行超大场地定位、或不能同时跟踪多人,或成本奇高,同时对场地条件要求严格,不能有遮挡和干扰。杜长宇介绍了毕加索的VR定位系统可支持1000平米的超大场地且不怕遮挡和干扰,定位精度可达0.1毫米,由于采用云技术可支持多达上百人同时进入相同场景进行VR交互与协作,这为BIM+VR的协同解决方案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然后杜长宇又介绍了BIM+VR方案的软件部分。BIM技术注重模型信息的表达和关联关系,VR技术注重效果表现和沉浸式体验,BIM和VR技术的结合正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同时基于BIM+VR技术的体验不是一次性的体验,而是随着BIM过程的不断迭代,贯穿于BIM全生命周期中,需要对不断变化与完善的BIM模型随时进行VR交互体验与协助,这就需要高效自动化的机制,从而使得BIM模型能够快速呈现的VR场景中。杜长宇指出,BIM+VR不是平面效果图的升级版,不能只注重显示效果,BIM+VR首先应该是BIM,应该首先保证BIM信息的完整性,充分发挥BIM本身价值。北京毕加索公司基于其核心的BIM轻量化技术实现了从BIM模型到VR场景的自动化转换,通过在BIMSOP协同云平台上直接启动任意模型的VR虚拟体验,同时还具备了BIM协同过程中的协作功能。
杜长宇通过一个简短的小视频演示了在VR沉浸式环境中的BIM协作过程。用户通过BIMSOP协同云平台启动BIM模型的VR漫游,在大场地VR定位技术的辅助下,实现在虚拟建筑内的漫游。BIM审核人员首先隐藏天花板暴露出风管系统,右手像蜘蛛侠一样发射出一束射线,选中风管系统即可查看详细的BIM属性信息,同时还可以添加语音标注并保存该视点位置,这些标注信息都会保存到后台数据库,同时进入该虚拟建筑的其他协作者也可以立即看到。

BIM技术是未来的趋势,学习、了解掌握更多BIM前言技术是大势所趋,欢迎更多BIMer加入BIM中文网大家庭(http://www.chinarevit.com),一起共同探讨学习BIM技术,了解BIM应用!